钛媒体AGI12月30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新增了低空经济发展司,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是国家发改委的新设部门,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与规划,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这为中国低空经济下的飞行机器人与AI机器人产业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国锋曾强调,低空经济作为新兴起的产业,其发展前途广阔,而AI则为低空经济增添了技术上的支持,使之具备精确的感知、智能的决策以及高效的控制能力,真正成为推动低空经济腾飞的“新质生产力”。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AI及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已超越千亿,而低空经济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6702.5亿元。低空航空器制造和运营服务占比接近55%,其余40%的经济活动则由此引发。AI核心产业也相应接近6000亿元,生成式AI整体市场规模更是超过14万亿元,其中,“十五五”时期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可谓潜力巨大。
随着低空经济接入AI和机器人等新兴起的产业,整个市场正在发生新的变化。2024年,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引起全球资本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关注。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至10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生6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已超过110亿元,显示出该领域的发展势头。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随技术的快速迭代,AI模型已成为机器人的“灵魂”,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向“具身智能”转型。
在这背景下,美团副总裁、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毛一年表示,驱动其研发的核心是数据和多模态技术,这增强了他们在自动化和智能配送方面的能力。他提到,美团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超过500万单的自动配送任务,且在极端场景中的安全性也不断的提高,这是得益于他们所构建的数据驱动的多任任务基础模型。
当前,市场对具身智能的大力投入尤为显著。智元机器人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的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数据集AgiBotWorld,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基于高质量数据的开放技术基础,形成具身智能领域的“ImageNet时刻”。这一开源项目的发布,不仅提升了机器人技术的普及率,还为未来有关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尽管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行业内仍需关注的潜在问题和挑战也并存。例如,现阶段的硬件能力提升空间存在限制,而具身智能算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以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应用,是行业需一同面对的挑战。
行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未来的需求将促使人类家庭需要可处理事务的智能机器人。清华大学的助理教授吴翼指出,家庭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且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限于人形机器人,还包括无人驾驶和机械臂等多种应用。
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行业人士一致认为,尽管机器人产品价格正在慢慢地降低,但真正的价格战争尚未到来。相反,目前的市场仍被视为“蓝海”,将吸引更加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未来三年,随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慢慢的变多的智能机器人将被应用于家庭和服务业。
总之,随着AI与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增值。行业参与者需保持关注,以迎接这场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多的智能产品能够走入千家万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AI已然成为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一把金钥匙。
上一篇:
机器人产业波动与未来展望:新松机器人业绩面临挑战但前景广阔
下一篇:
全球与中国人脸识别旋转门市场战略规划及投资风险展望报告20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