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叶晓珺) 昨日,脑机接口概念迎来爆发,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倍益康迎“30CM”涨停,爱朋医疗300753)迎“20CM”涨停,麒盛科技603610)等股10%涨停。消息方面,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专业展将于6月20日在杭州召开,特斯拉、宇树将参展,将集中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先进的技术与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等。
市场的人表示,脑机接口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与商业化,侵入式技术在医疗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非侵入式设备则通过消费级产品加速普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5.8亿元。
6月16日晚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脑再生科技一路狂飙,收盘依然大涨超283%,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A股脑机接口概念开盘大涨,爱朋医疗、创新医疗002173)竞价涨停,南京熊猫600775)涨停,三博脑科301293)、诚益通300430)等大涨超8%;港股脑机接口相关概念股亦显著走强,微创脑科学一度涨近22%。
截至昨日收盘,iF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30只脑机接口概念股仅两只收跌。其中,倍益康“30CM”涨停,爱朋医疗“20CM”涨停,狄耐克300884)、熵基科技301330)涨幅分别为16.03%、14.10%,诚益通、际华集团601718)、麒盛科技、南京熊猫、荣泰健康603579)、创新医疗等涨停,三博脑科、岩山科技002195)、中科信息300678)、乐普医疗300003)等涨幅居前。
港股脑机接口概念亦同步爆发,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涨38.02%报收5.300港元/股,开盘即暴涨超50%;微创脑科学涨18.47%报收15.520港元/股,早盘一度涨超45%。
据悉,南京熊猫电子股份近期透露,其承担的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人机交互系统》已进入终端开发阶段,整合脑电信号、语音及手势交互技术,目标应用于医疗康复与智能穿戴领域。
微创脑科学公司产品已覆盖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三大脑血管疾病领域,核心产品如Tubridge密网支架已建立技术壁垒。开源证券指出,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前景广阔,而微创脑科学作为国内神经介入龙头,有望通过技术协同抢占先机。
此番脑机接口板块的全线爆发,与近期的多个利好消息有关。比如,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于6月20日-22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8号馆举办,汇聚特斯拉、阿里云等200余家顶尖企业,揭秘Tesla Bot核心技术,体验仿生智能与脑机接口。
此外,还与脑机接口上市企业密集披露进展有关。脑再生科技5月份曾宣布其新一代神经调控芯片通过FDA临床试验审批,将与全球顶尖医疗机构梅奥诊所合作,开展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该技术属于脑机接口前沿方向,直击全球约1000万患者市场。消息发布当天,该公司股票价格大涨逾72%,此后更是持续走高,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超460倍。
次月,彭博社公布消息称,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通过脑植入技术,成功让一只猴子“看到”并不真实存在的事物。作为快速地发展的脑机科技领域中的公司之一,Neuralink还在为瘫痪患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使其可以直接与计算机交互。6月9日,马斯克在社会化媒体上转发的一则案例显示:Neuralink正利用人工智能公司xAI的技术,帮助一名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
国内方面,中国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正加速进入临床。日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了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可以看出,脑机接口(BCI)作为融合神经科学、材料工程和AI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已在临床应用、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上取得显著进展。
市场方面,麦肯锡预测,2030-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400亿-1450亿美元。当前,非侵入式产品(如康复设备)商业化领先,而侵入式技术(如Neuralink、微创脑科学)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潜力巨大。
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5.22%。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赛迪顾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5.8亿元。